原来科学家是这样研究冥想的!
“冥想是通过止观的精神训练达到心身和谐、安定、觉醒的状态。其本质是通过训练,使心由散乱、分别、愚钝到安定、清明、觉醒,从而远离烦恼。冥想是技术、方法、思想、内涵、境界一体的,不只是打坐,也不完全是放松、放空,更不是呆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胡思乱想、自由联想。冥想是高级的大脑训练,是提升脑功能的有效途径。”
——崔东红
在《冥想:科学基础与应用》一书中,崔东红教授第一次科学地定义了冥想。崔东红教授长期致力于精神疾病的研究,从心理学到生物精神病学,一直在探索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干预方法,对冥想进行了8年多的科学研究。同时,她亦是冥想的实修者。

主编:崔东红 蒋春雷
《冥想:科学基础与应用》是崔东红和蒋春雷等教授在冥想领域多年科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书中不仅展示了冥想的概念、定义、分类、起源,及其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生物学的相关基础,介绍不同流派的冥想理论;还展示团队和国际上其他团队对冥想的脑科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介绍了冥想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几个常见流派的冥想技术;叙述了冥想在精神障碍、躯体障碍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冥想不是宗教,更非迷信,而是益于身心健康的‘技术’,也是心性修炼的境界;内观冥想早于佛教,传承于佛教,去宗教化而利益于大众;正念冥想源于佛教,兴于西方,反哺东方。”
——蒋春雷
路长林、雪漠作序推荐
路长林教授
可以期待,本书的问世将是对国内冥想的脑科学研究及理论传播、推广和应用的有力推动。
雪漠老师
这部书体系性很强,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既有“道”又有“术”,涉猎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包括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可操作性很强。无疑,这部书填补了我国冥想科研的空白。同时,它对心性瑜伽、生命科学、人文精神等领域的研究和探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主编简介


医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应激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从事应激医学、医学心理学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研究,主要方向抑郁症和心身疾病防治,热心压力管理、冥想训练的科普宣教。曾兼任中国生理学会监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应激生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内分泌代谢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内稳态和内分泌分会副主委等。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优秀曙光学者、总后科技新星、总后优秀教师、心理学家等,立三等功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