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一、重性精神病神经免疫及代谢机制研究

学科带头人:崔东红教授、徐一峰教授、方贻儒教授

研究内容:

1、影响因素研究

利用精神疾病临床样本库筛选调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相关免疫因子;在此基础上探索重性精神疾病的免疫改变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

2、发病机制研究

利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探索大脑支配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功能调控机制,从而探索重性精神疾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分子机制,以及中枢神经免疫与外周神经免疫的相互作用机制,对重性精神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新的观点

3、代谢机理研究

 探索免疫炎症因子对精神疾病及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的代谢障碍的调控作用,利用临床样本库、基因敲除动物及细胞模型探索重性精神病代谢特征及发病机制;通过开展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深入研究糖、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相关的信号转导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

4、系统动力学分析

发展各种用于复杂系统动力学分析的计算生物学新方法,结合相关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建模工作,构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重性精神疾病的神经免疫及代谢网络的数学模型

5、心境障碍的基础与临床

 

二、重性精神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

学科带头人:李华芳教授、禹顺英教授、赵敏教授

研究内容:

1、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

  重性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家系研究

  重性精神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精神疾病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精神疾病抗精神病药物的长程干预

   研究基因多态性在体内对药物代谢、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的影响,确定其体内效应

  建立相应的药物作用生物信息系统学知识系统

2、精神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

  按照我国GCP及ICH-GCP,进行创新药物Ⅰ-Ⅳ期高质量临床试验

  针对精神疾病临床用药特点,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精神药物临床试验技术评价体系

  建立针对精神药物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体系,争取国际认证

  建立具有国际认可的有规模的精神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化队伍和人才培养体系

  发起和组织国内首次大规模的精神药物Ⅳ期临床试验,进一步拓展和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精神科)协作网

  探索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建立精神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替代终点和基于药物的模型研究(MBDD)等临床试   验新技术、新方法,用于创新药物早期临床评价研究

3、药物依赖及复吸的机制与心理行为干预

 

三、重性精神病脑影像及脑功能研究

学科带头人:李春波教授、王继军教授、王振教授

研究内容:

1、脑网络连接研究

对青少年与成年发病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脑结构定量分析及脑白质纤维跟踪分析,构建其脑结构连接的异常模式及其可能的遗传特性

2、磁共振波谱研究

定量研究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前额叶和相关脑区中关键代谢产物改变特点,探讨不同重性精神疾病的可能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

3、新型物理治疗方法研究

利用经颅磁刺激等新型物理治疗,开发和研究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主要皮质靶点部位

4、精神病高危人群进行纵向观察研究

 研究脑网络连接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构建重性精神病发生和发展规律

5、强迫症、心理应激相关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

Copyright ©2013-2019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沪ICP备01008888号